10月30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圆满落幕。电气学院师生团队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全国“挑战杯”决赛,斩获全国特等奖!实现威尼斯国际2299cc“揭榜挂帅”赛道历史性突破!校党委书记陈国龙在成绩公布后第一时间向获奖师生表示慰问和祝贺,并与获奖师生代表亲切座谈交流,他勉励大家总结成功经验,再接再厉,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再立新功。
11月17日下午,学院在新楚楼一楼青年马克思主义研读社举办“挑战归来话成长”——“挑战杯”获奖团队经验分享会。院党委书记潘志辉、院党委副书记钟钛申、黄捷教授、陈宇韬副教授、学院全体辅导员、获奖学生团队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交流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钟钛申主持。
经验交流会上,《基于往复式覆盖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智能体区域信息采集方案》和《“肌不可失”——肌力训练康复仪》进行了项目路演展示,随后获奖团队队长陈楠、林小凤先后发言,分享团队成功的经验,为同学们备战“挑战杯”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陈楠同学首先对“挑战杯”赛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自身参赛经历从项目准备和路演模拟两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项目准备阶段,他感谢学院领导老师的重视与关心,老师事必躬亲的指导,提供了专业性的方案和建议。并表示,项目交流会的定期开展,进度的及时跟进,可行性的分析,成员任务的合理分配,是做好一个项目的关键;路演模拟阶段,要通过反复的模拟,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产品不断改良,提升产品的创新性和商业价值。
林小凤同学首先介绍了揭榜挂帅、红色专项赛道与主赛道的区别。接着她谈到,在备赛过程中,团队是制胜的关键,良好的氛围和高效的沟通能够促进团队的发展,从而使团队走得更加长远。她认为,在线下路演时,可以多观察其他团队的作品,挖掘其中的创新点和可行性,取长补短,提升作品竞争力。
黄捷教授表示,获奖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其中展现出的积极奋进、拼搏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人生旅程中的宝贵财富。同时,黄捷教授强调了沉潜科研的重要性,指出只有经过数年的积累与打磨,才能取得成功的作品。通过参加“挑战杯”比赛,电气学子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围绕双一流学科建设,更加切实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机会,也提升了学院的学科水平。黄捷教授表示,无论是担任主讲人上台辩论的成员,还是背后坚守的团队成员,都为比赛的成功付出了努力,他们在台前幕后同样精彩。
陈宇韬老师从青年教师日常指导角度,分析了本次获奖的经验。他指出,“挑战杯”赛事注重技术基础,考验参赛者的基础是否扎实。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注重从简到繁、稳扎稳打,付出时间与心血,以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技术基础。此外,陈老师还强调了竞赛展示的风采和层次的重要性。他表示,清晰的层次布局能够更好地呈现结果,辅以精彩的风采展示,方能取得成功。
院团委书记李金土指出,作品展示对比赛的成功至关重要。比如,一份简明扼要又完整全面、精准涵盖参赛文本重点的PPT可以让观众对项目和产品产生认同感,提高展示的生动力,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院党委副书记钟钛申首先恭喜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两支参赛队伍,并表示,一个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不懈努力。钟钛申副书记指出,这次“三创台区”经验交流分享会旨在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为学院高质量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营造学院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打下坚实基础。希望通过这次分享会,同学们能学习到相关经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使学院在科创育人上再创佳绩!
院党委书记潘志辉对获奖团队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潘志辉书记指出,获奖的关键不仅是需要反复打磨的好作品,更需要团结一致的好队伍,齐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各队员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冲击奖项。他表示,学院师生将继续依托赛事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在创新实践中发掘个人潜质,提高创新能力,增长智慧才干。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今后也将继续完善“挑战杯”保障、激励机制,构建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潘志辉书记指出,希望参赛团队能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总结成功经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激励更多师生参与比赛,提高学院学科竞赛水平。